慢性病技术专区

政策法规

Policy

处方药院内销售从“两支笔”变成“三支笔”!卫健委这个通知你不得不高度关注
来源: | 作者:中心 | 发布时间 :2020-03-08 | 636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联合其他5个部局于2月21日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的通知》,通知的核心就是“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虽然我们仍然在疫情期间,但对我们医药企业的影响不可不引起我们的高度的重视,因为我们药品在医疗机构内实现销售,要从原来的“两支笔”转变为“三支笔”,这其中就是要回归并加强“药师”的核心作用,药师本来就是药品合理使用的关键角色却被长期忽视或淡化,造成医师“一笔独大”的现状,药品推广人员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医院准入的“医院进药决策人”和开具处方的“医师”身上,俗称“两支笔”,而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得不要开始转变为“三支笔”,就是药师手里的这支笔。

在该通知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药事和药师的作用的强调和在药品使用的规范与监管上的明确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药师专家库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成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地市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建药师专家库。

2)加大药师在药品采购环节的话语权和权重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确定采购目录和采购工作中,应当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下,从药师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药学专家参加,并加大药学专家意见的权重。

3)院内药品采购由药学部门统一负责。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负责本机构药品统一采购,严格执行药品购入检查、验收等制度。

4)医师处方后必须经过药师的审核。医师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依据相关疾病诊疗规范、用药指南和临床路径合理开具处方,药师或其他药学技术人员负责处方的审核、调剂等药学服务,所有处方均应当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

5)加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和“药师的临床治疗”参与。我们一般过于关注医师的处方而疏于对患者的用药指导,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加大药学人员配备,临床药师要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为住院患者提供用药医嘱审核、参与治疗方案制订、用药监测与评估以及用药教育等服务。

6)鼓励药师加入到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签约家庭医生”队伍中。鼓励医疗联合体内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开展用药咨询、药物治疗管理、重点人群用药监护、家庭药箱管理、合理用药科普等服务。这不仅仅是减少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工作量,更是对大量"慢病"患者的用药指导和药事服务,慢病药品需要加强药师在患者药事服务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7)药师要成为“互联网诊疗”的主体。开展互联网诊疗或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要以实体医疗机构内的药师为主体,积极提供在线药学咨询、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药知识宣教等工作,在2020年疫情催生移动医疗大火的情况下,国家引导以药师为主体,这也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趋势。

8)在医疗服务收费中要体现“药事服务”的价值。医疗机构应当强化药师对处方的审核,规范和引导医师用药行为,在医疗服务价格中统筹考虑药学服务的成本和价值,在药师薪酬中体现其技术劳务价值。

9)加强药企推广活动的统筹安排需要备案备查。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参加涉及药品耗材推广的学术活动的管理,由企业举办或赞助的学术会议、培训项目等邀请由医疗机构统筹安排,并公示、备案备查,这个要求与前两年药监局计划推动的“药代备案”是相关联的,目的也是为了规范药品在临床上的推广与使用,但相应的备案制度尚没有正式出台,2020年“备案”必将到来。

这份通知虽然是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性通知,但再次明确“药师”的重要性,我们医药企业和推广团队一定要从这份通知中看到这个趋势,开始规划并部署我们面向“药师”这“第三支笔”相应的推广方案,建立一整套的营销规划方案,当然在我们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中,可以考虑增加“药学部”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实现“市场部、医学部、药学部”的三维一体的整体营销团队。

 

(转载自:药代通医药资讯平台微信公众号)


中关村健中慢病诊疗技术创新发展中心 合作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9号楼4层
友情链接
首页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