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技术专区

政策法规

Policy

呼吸道疾病的不同粒径给药方式的精确雾化治疗技术
呼吸道 雾化 小于5微米无效 呼吸道的精准给药
来源: | 作者:中心 | 发布时间 :2024-12-23 | 49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推广技术内容

(主要包括技术要点及指标,安全性、有效性分析,与现有技术水平对比分析,推广技术难度、效益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等。)

1.雾化产品现有技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悬浮与气体中的细小雾滴或为例以雾状喷出,国内其他公司主要关注点多集中在下呼吸道,特别是各级气管与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目的。没有实现精准治疗。

2.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局部雾化的效果好,患者依从性高,但是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上呼吸道特别是鼻腔鼻窦的雾化装置并不多。也没有针对扁桃腺和腺样体的雾化器。所以我公司研发生产一款鼻腔的雾化器和不同雾化杯,输出空气流量应不低于6L/min,直径大于5 u m后再分为10 um和30 u m区间。3.目前各科医生对雾化后不同粒子直径治疗不同部位的理念不是很清晰,需要广为推广和介绍。特别是使用,很多医生没有概念。需要强化学习。

4.如果一些疾病能够早期精准治疗,特别是门诊和家庭治疗,就不会发展成严重的疾病,不会以后需要手术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保费用的发生。如腺样体肥大,早期雾化治疗,就不需要手术了。比如鼻窦炎术后,如果早期雾化精准给药,鼻窦炎的复发率会大大降低。

 

四、推广应用方式

(一)主要技术方案

(从技术层面叙述如何实现推广工作目标,包括推广方案、工作计划等。)2023年7月-2026年6月。连续三年,每年举办六期学习班;每期邀请3-4位中心城市大医院的医生作为讲师,利用周末半天天时间;邀请周边医院的耳鼻喉科、呼吸科、感染科、儿科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100名参加学习。采用讲座和实际操作两种模式,使基层医师在学习操作的同时,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雾化治疗方法。

(二)组织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推广队伍、实施措施、财务配套等各方面的管理。)

组织领导由申报方及接受方各委派一位负责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医院的会

议室,邀请有一定基层手术经验的学院参加;推广队伍有医学专员和医学专家组成,按照时间进度规划落地实施细节。

 

五、推广单位可提供的条件

(主要包括技术推广所需的人员、物质及设备等条件,以及可向接受单位提供的优惠条件。)

为了顺利开展此项目,申办方为每一期学习班提供20套雾化器和配件、液体辅料等,供学员免费操作、使用。

申办方为每一期学习班派出3-4人全程提供器械和设备使用指导及后勤保障申办方可以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参与,每期邀请一位顶级专家作为学习班首席讲师

 

六、接受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主要描述接受单位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相应保障条件及人员技术条件等。

接受单位应建设单独的门诊、病房,或者具备独立的雾化室。

免费提供300平以上的会议室半天,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提供2名后勤保障人员

 

七、既往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包括本项技术获得的奖励情况或技术已经应用的情况。)1.启灞医疗低温等离子技术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备选库

2.启濒医疗可降解止血棉荣获2021年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3.启濒医疗美昇瓷获得北京自然科学基金

4.启濒医疗正在积极协助医生撰写雾化器治疗指南

 

八、推广任务与目标、考核指标

(一)工作任务、目标

(主要包括定性、定量两个部分。定性的内容应概括推广工作预期效果的几个方

面,定量的内容应说明预期效果的程度和范围、可评估。)

一、学习阶段:首先,确定接受单位:注意地域位置,要有辐射效应,交通相对便利;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确定学习班主要授课内容。

接着,根据授课内容,确定讲师人员及时间;再邀请当地学员。提前运输雾化设备及液体辅料,学习班前一天安装、调试设备等

一、讲师授课,从疾病发病机理讲起,诊断和治疗技术,新技术的优点,使用中

注意事项,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二、设备操作,学员亲自动手操作雾化设备和各种雾化杯的使用。最后毕业考试,

考试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颁发结业学习证书

2临床应用阶段即学员手术实践阶段;学员回到医院,根据学习内容,门诊收到病人后,开展此类技术推广。学员扩大病例数量,积累临床经验

3复盘总结:形成病例汇报和科研文献

(二)考核指标

(指标体系应系统、完整,可查、可测、可看,具有成果的依附形式或载体,客观可检查,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1.指标1相关技术培训人员出勤情况(培训记录,人员签到表,现场照片)2.指标2相关知识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80分为合格

3.病例累计数量:一年期,一年内学员开展学习班项目手术比例;数量4.科研课题申报与文章产出

 

九、推广计划进度

(计划进度与目标。需划分工作节点,明确关键的、必须实现的节点目标。)准备阶段:了解接收单位诊疗水平与实际工作需求,准备针对性配套技术推广方案。

实施阶段:有医学专员或者行业专家分享临床技术应用。验收阶段:按照标准进行考核。

产出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并积累素材,撰写科研文献。


中关村健中慢病诊疗技术创新发展中心 合作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9号楼4层
友情链接
首页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