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技术专区

政策法规

Policy

《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来源: | 作者:中心 | 发布时间 :2020-04-26 | 104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促改革,惠民生,增强市民健康获得感

12.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持续推进6家国家试点医院和26家区属医院市级试点工作,强化外部治理,指导医院完成《章程》制订。动态督导各办医主体、各医院科学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加强医疗费用监测,引导医院改善收支结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3.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立足当前,在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放眼长远,持续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启动区域性医疗中心创建工作,做好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试点。探索新华-崇明医联体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降低采购成本,优化收入结构,减轻患者费用负担。继续深化五大儿科医联体建设工作,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东西南北区域中医医联体建设,构建“区域+专科专病”点面结合、全专互补的中医医联体新模式。稳妥推进“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强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长期照护居民签约的重点覆盖,引导就医下沉。做好本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进血液保障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

14.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探索建设互联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实现医疗护理服务院前、院内、院外有机无缝衔接。推进“互联网+”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发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提供在线挂号、分时段预约、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与推送、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复诊服务。

15.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提升和建设优化,做好2020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增设100家智慧健康驿站。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用好签约服务费激励机制,全面开展基于信息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控。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延伸至产业园区、办公楼宇等功能社区。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功能,加强与区域性医疗中心、社会健康服务资源的紧密对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级。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发展社区诊疗服务,提供以全科为主,专科为协同,常见病多发病专科诊疗,重点开展社区儿科常见病诊疗等服务能力提升。全面推进安宁疗护试点服务,持续推进家庭病床等居家服务,开展社区特色与适宜技术遴选推广,提升居民“家门口”健康服务感受度。

16.加强药品供应保障。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与使用在医疗机构的落实。规范和推进药品集团采购试点,推动纳入本市医药招采体系。研究探索耗材集团采购试点。强化特殊药品管理,有效落实《上海市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工作要求。继续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工作。开展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和医疗机构药品综合评价,提升临床药师专业能力,开展合理用药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17.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本市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工作,实现全市所有公立医院100%接入率,并就规定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互联互通互认。探索看病“移动支付不排队”,稳步推进与医保电子凭证、移动支付的系统整合,拓展医疗机构门诊、急诊、住院“全环节”的脱卡支付、在线支付范围。逐步实现统一号源管理。启动健康网三期建设,探索整合医联、医保系统。继续开展全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保障工作,重点指导行业内单位做好信息系统等级保护2.0。四、重预防,提质量,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18.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开展“百万市民健康知识大赛”,发放市民健康读本和实用工具,提高市民健康素养。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完成14个区国家卫生区复审,指导健康村镇试点建设,探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康科普教育公益服务体系,探索信息化手段服务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加大控烟监管执法力度。

19.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启动编制第五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精神专科医疗联合体建设。优化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加强监测报告和管理,探索建立区域疾控实验室检测中心,建立实验室检测协同网络。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规范预防接种管理,推进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医防融合”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做实脑卒中、糖尿病、大肠癌、慢阻肺等筛查,探索口腔健康联合体建设。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20.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开展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评估,做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做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上海国际马拉松赛、F1上海站等重要会议、赛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

21.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做好食品安全标准管理,牵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标准协作组和本市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推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清理和制修订,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做好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年)实施方案宣贯、业务培训和实施工作。

中关村健中慢病诊疗技术创新发展中心 合作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9号楼4层
友情链接
首页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